养老保险是居民安享晚年确保之一。近年来,很多老人都可以发给养老金。
好的事情总是带着坏事,冒领养老金的情况也更加多,导致社保资金的萎缩。那么,关于冒领养老金司法解释有哪些?冒领养老金算不算犯罪?如何防治冒领养老金现象?回来的小编一起来想到吧。
2014年4月,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刑法室有关负责人展开了专门的司法解释,并列出了7种索取养老金的不道德: 一 、卸任人员丧生后,其直系亲属不按规定期限备案,冒领养老金; 半岛体育APP官网二 、遗属人员丧生后,其直系亲属不按规定期限备案,冒领遗属抚恤金; 三 、假冒他人档案材料或假造人事档案材料参保卸任索取养老金; 四 、卸任人员被有期徒刑、下落不明,直系亲属不按规定期限备案,冒领养老金; 五 、假造丧生证明、虚构丧生时间,索取养老金及丧葬费; 六 、虚构劳动关系,假造参保资料办理参保补费申请索取养老金; 七 、其他通过欺诈、假造证明材料索取养老金的不道德。 冒领养老金算不算犯罪?冒领养老金归属于诈骗不道德,相当严重归属于犯罪,可以追究责任刑责。 根据刑法第266条的规定,诈骗公私财物,数额较大的,应该立案。 诈骗罪是数额罪,行为人使用诈骗的方式索取公私财物必需超过“数额较大”的标准,才包含诈骗罪,不予立案追究责任。
根据《刑法》第一百五十一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,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,包含诈骗罪。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00元以上的,归属于“数额较大”;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,归属于“数额极大”。 因此,只要超过2000元以上,就可以追究责任刑责。 《社会保险法》第十一章法律责任,第八十八条“以欺诈、假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索取社会保险待遇的,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撤回索取的社会保险金,处索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。
” 如何防治冒领养老金现象?1、创建完备的稽查制度,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强化对养老金派发的稽查。每月对社会化派发的人员、金额严肃比对;每年对卸任人员展开一次资格证书,我县对异在居住于人员采行退管系统帮助证书,以及相赠照片、QQ视频等多种方法,对本地年老、因病无法自理的上门证书。并严格执行《社会保险法》,对冒领者责令撤回索取的社会保险金,处索取金额两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,确实使法律起着威吓起到,使企图冒领索取养老金者,望而却步。
2、创建协查机制,创建信息分享制度。强化三个层次的密切配合:(1)地区间社保机构对异地派发养老金由居住地社保经办机构展开协查。
今年来,我县社保局利用异地退管系统上载异地卸任人员资料356份,帮助异地证书18人。(2)社保机构与各部门之间如与公安、民政、医院取得联系及时掌控离退休人员安危状况。从去年起,我县社保局与当地公安、民政、医院等部门创建资源共享机制,及时掌控丧生人员信息。每月初,通过汇聚公安、民政、医院等部门丧生人员信息,与金保工程数据库内卸任人员信息核对,明确提出疑为丧生人员名单,核实正确性后及时缴养老金。
目前,已追查343人,有效地避免养老金冒领。(3)卸任人员社会化管理,社区要对卸任人员的信息构建动态管理,社保经办机构成立专门的举报电话,发动社会力量,群防群治,联合作好防止养老金冒领。 3、超越参保信息割据一方的现状,构建全国分享,杜绝跨省、横跨范围一人多份养老保险的现象。
【半岛体育APP官网】。
本文来源:半岛体育APP下载-www.phone589.com
半岛体育综合app